第295章 衛瓘
- 最新推薦:
- 貴妃吐槽日常(清穿)
- 集群重炮轟殺修仙者
- 在超凡都市,修最野的史
- 穿書後成了狼孩
- 從木葉開始逃亡
- 宋惜惜戰北望
- 斗羅2:諸神之主
- 巫師,我有一個異世界
- 不科學御獸
- 穿越星際:妻榮夫貴
- 我終將肝成神明
- 天啟之門
- 大宋的智慧
- 花豹突擊隊
- 廢材七小姐:帝尊大人,輕點愛
- 我要做皇帝
- 鐵骨
- 唐朝好地主
- 貞觀大閒人
- 邪御天嬌
- 寒門崛起
- 錦衣春秋
衛瓘(220年─291年),字伯玉。河東安邑(今山西夏縣北)人。三國時期曹魏將領,西晉時重臣、書法家。曹魏尚書衛覬之子。
衛瓘善隸書及章草。不僅兼工各體,還能學古人之長,是頗有創意的書法家。唐朝張懷瓘《書斷》中評其章草為「神品」。
衛瓘出身官宦世家,年輕時於魏國仕官,歷尚書郎、散騎常侍、侍中、廷尉等職。後以鎮西軍司、監軍身份參與伐蜀戰爭。蜀漢亡後,與鍾會一道逮捕鄧艾,鍾會謀反時,又成功平息叛亂,命田續殺鄧艾父子。回師後轉任督徐州諸軍事、鎮東將軍,封菑陽侯。
公元263年(景元四年),衛瓘在討伐蜀漢時以監軍的身份並持符節監督鄧艾、鍾會的軍事行動,代理鎮西將軍軍司,並統兵一千人。平蜀後,鄧艾自大而獨斷專行,鍾會與衛瓘密奏司馬昭,說鄧艾有反狀。魏元帝曹奐下詔用囚車監禁鄧艾。鍾會先派衛瓘先到成都收擒鄧艾,鍾會以衛瓘兵少,打算借鄧艾之手殺了他,以加鄧艾的謀反罪。
衛瓘心知肚明,但不能拒絕,便去了成都。衛瓘在夜裏到達成都後,向鄧艾手下的的將領發出檄文,聲稱「奉詔捉捕鄧艾,其餘的人一概不予追究。如果向朝廷軍來報到,爵位賞賜就和之前一樣;如果膽敢不出面,就誅滅他三族。於是第二天雞鳴時,鄧艾的屬將們紛紛趕來衛瓘軍營中,只有鄧艾還在帳內未出來。於是衛瓘就在日出後,乘着使者的車趕往鄧艾的居所,此時鄧艾還在睡覺未起,父子一起被擒。鄧艾對着天嘆道:「我鄧艾是忠臣啊!竟然會有如此的下場!從前白起所受的遭遇,在今日又見到了。」
這時,鄧艾的屬將計劃攔劫囚車營救,率領兵馬來到衛瓘軍營。衛瓘穿着輕裝出來迎接,假稱正在寫奏章,要為鄧艾的事申辯,諸將相信了他而停止營救鄧艾。[2]
公元264年(景元五年)正月十五日,鍾會抵達成都後,決意謀反。
次日便以為郭太后致哀為由,將胡烈等將領、官員請至蜀國朝堂,趁機將他們軟禁起來,並舉兵叛亂。這時所有士卒只想着班師回朝,成都內外都有騷動,人們心裏都很擔心懼怕。鍾會把衛瓘留在身邊商量此事,在木片寫上「欲殺胡烈等」給衛瓘看,衛瓘不答應,兩人便開始互相猜忌。衛瓘去上廁所時,碰到胡烈原本的左右將領丘建,便告訴他,要他把消息傳到軍中。
鍾會逼迫衛瓘作出決定,當夜他們兩個不能合眼,各自握刀於膝蓋上。第二天,城外有些得到消息的軍隊已經準備要攻進鍾會,因為衛瓘還在裏面而不敢出兵。鍾會想命衛瓘出去慰勞各軍,衛瓘打算趁此機脫身,故意跟鍾會說:「您是各軍的統率,應該自己前去。」鍾會說:「你是監軍,應該先讓你先去,我隨後就到。」衛瓘於是下殿離開,鍾會後悔便派人去,叫他回來。
衛瓘稱說自己生了病,並假裝仆倒在地,後來抵達城外,鍾會派幾十名親信去追。衛瓘便拿鹽水來喝,讓自己大吐。由於衛瓘本身就瘦弱,所以看起來像是患了重病,鍾會所派的親信和醫生來看他,都說他病重不起,鍾會於是無所忌憚。等到天黑城門關閉後,衛瓘作檄文宣告諸軍,各軍也已經自動號召,約定隔天一早一起討伐鍾會。鍾會率領所有士兵出戰,城外諸軍將其擊敗,只剩帳內數百名土兵跟隨鍾會走,最後所有人被殺死。衛瓘約束諸將,才平息下來。
鄧艾本營的將領想要追上囚車救出鄧艾,迎接他回成都,衛瓘自認為和鍾會一起誣陷鄧艾,擔心會有變故,就派遣護軍田續至綿竹夜襲鄧艾於三造亭,殺死鄧艾父子。起初,鄧艾進入江油時,田續不敢前進,鄧艾想要殺了他,不久又放了他,等到衛瓘派遣田續,對他說:「可以報在江油受辱的仇了。」
撫床嘆息
晉惠帝還是太子的時候,大臣們都認為他淳樸天真、不堪重任。衛瓘每次都不敢說此事。後來在陵雲台擺宴,衛瓘假裝喝醉,跪在武帝床前說:「臣有事想要說。」武帝問:「您想說什麼呢?」衛瓘欲言又止,連續三次,於是只好用手撫床說道:「這個座位可惜了!」武帝才恍然大悟,說:「您真的喝醉了吧?」從此以後衛瓘沒有再提起過此事。
一台二妙
衛瓘知書達理,學識淵博,並且才藝出眾。與同署的尚書郎索靖都擅長草書,被當時人們稱為「一台二妙」。
瞻之在前,忽焉在後
衛瓘曾感慨地寫信給已經遜位回家的魏舒說:「每次都和足下談論此事,****都沒有結果,這就如看見它的時候,它在你前面,可是忽然之間,一不留神它又出現在後面了。」
在西晉的用人制度上,衛瓘提出過大膽的改革建議。原在曹魏政權建立以後,魏文帝根據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,制定了「九品中正制」,作為選拔官吏的制度,客觀上助長了門閥制度的形成和門閥世族勢力的發展。擔任「中正」的官員,都是世家大族,因此品定人物就完全控制在世家豪族的手中。
衛瓘在給晉武帝的上書中認為:九品中正制不過是權宜之計,不是長久之道。這種計資定品、居位為貴的做法,必然產生使人棄德而忽道的弊端,與國運民生皆不利,應當消除。他主張恢復鄉舉里選的薦才制度。又論述了開啟賢達之路的重要意義:」讓下屬敬重上級,人民順應教化,風俗與政治清明,教化與法制相輔相成。人民知道好壞之分,不在與朋友交際,即攀比奢華的事就會自動消亡,每個人都要從自己做起。如今廢黜九品制,則應該批准舊時制度使得朝廷大臣共同互相舉薦任命,有才之人的道路既然寬闊,就可以激勵大家有推薦賢人的願望,檢核在任官員的得失。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制度。「這些可貴的尚賢用才之道,深得晉武帝稱讚。
(本章完)
html|sitemap|shenma-sitemap|shenma-sitemap-new|sitemap50000|map|map50000
0.0204s 3.9447MB